*** 版權所有,請勿抄襲,同行請自重 ***
Q-A
有關2020年8月17日台灣政府修改「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對於港澳居民移民有甚麼影響?
這次許可辦法的修改,主要是針對涉中國大陸成分較高的人士,例如如在中國大陸出生、新移民、或現/曾任職大陸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具政治性機關、團體或其於港澳投資之機構或新聞媒體等中資背景公司,
及在香港曾任職公務機構等背景,在申請來臺居留、定居時,須經跨部門審查,審查時間將會有所延長,台灣政府亦有權不核批其居留及定居。
近期由於台灣政府以加強國安為由,幾乎所有申請來台的居留或定居都比過往嚴格,申請居留時最主要審查申請人政治背景,或是申請者未來在台灣的營生規劃,
如果申請者只是想申請居留證以方便日後出入境台灣,但並沒有短期內實際居住台灣,這種情況下一般不容易被許可。
定居方面更為嚴格,以投資移民方面來說,如果申請者過往一年公司真實營運證據不明顯,沒有聘請員工,公司來往帳目不多,無法讓人採信申請的投資是有長期在台運作的規劃,近期都會被要求做多一年生意,一年後方可再提出申請定居。
專業人士移民方面,由於現有的專業移民政策存在著不少正反意見,專業人士來台專業資格不被承認,又無法執業,就算有部分在台專業人士在台想考取證照也是困難重重,申請人必須在台灣有實際的貢獻才能申請定居。
因現處於法條修改期,未能成功核准定居的專業人士可能要耐心等待,等政策明朗化後再做決定。不過也由於專業人士居留的申請,如有政治背景審查將趨於嚴謹,及定居之路未明朗,因此申請人數大幅下降。
Q-1
我想移民,有美加英澳可以選擇,為什麼要選擇台灣?
其實移民台灣與移民到美加英澳沒有任何衝突,以港澳居民身份先入籍台灣,以後再移民到美加英澳,也不用放棄台灣籍身份,可謂多一本護照,多一個保障。
大部分選擇移民台灣的朋友,最主要是台灣地理位置鄰近香港,文化、語言相近,容易適應,就算移民台灣後要回香港探望親人也相對方便,另外台灣有世界知名的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這部份給予了許多新移民不少安全感。
另一方面,雖然近期台灣政府對港澳人士移民台灣的門檻看似提升,但環視世界其他國家的投資移民,台灣的投資移民門檻相對還是比較低的,只需 600萬台幣 (約170萬港幣)。
當然,如果直接和其他西方國家對港人近期推出的「救生艇」移民計劃就難以直接對比了,不過,對長遠計劃在台灣營生及有投資實力和能力的朋友吸引力仍然存在。
取得台灣護照後,你無須放棄香港、澳門特區護照或BNO。截至2021年台灣護照可享有全球 148個國家及地區 的免簽或落地簽證,還可免簽證赴美國觀光或商務達90天。
Q-3
如果我移民台灣並取得台灣身份證及護照後,再移居英國及取得英國護照,台灣政府是否會容許我同時擁有英國國籍?
台灣的國籍法不接受雙重國籍,但只限於當外國人申請入籍台灣時,必須放棄原始國籍。反之,當你成為台灣國民後再移居海外並入籍成為其他國家國民則不受影響,
因為台灣政府無法控制其他國家是否給你身份,但也不會因此而取消你的台灣國民身份 (除非你入戶大陸,這是唯一會喪失台灣人身份的情況)。
停留 是指以旅客的身份在台灣逗留不超過6個月,需要申請 台灣簽證,
港澳居民現在可在網上申請 單次 或 多次入台證。
居留 是以外國人身份長期合法居留台灣超過6個月,只要符合居留條件,例如投資、專業人士、升學、工作、家庭團聚就可申請居留。
永久居留 是以外國人身份在台灣無限期居住。
定居 即等於入籍,只要符合定居的條件,便可申請入籍台灣,成為中華民國國民,並可享有各種國民福利及承擔各種義務。
居留證 是台灣政府用來證明港澳居民、外國人、大陸地區人民或無戶籍國民在台灣合法居留的身份證件,由內政部移民署核發。
國民身分證 是在台灣設有戶籍國民的身份證明,由內政部核發。居留證和國民身分證同樣可有全民健保、升學就業、投資開公司、申請月租電話卡、銀行開戶、物業買賣等權利。
但居留證會沒有部份國民權利和義務,例如沒有台灣護照、沒有部份社會福利、沒有投票權、不能擔任公務人員、沒有兵役義務等,居留證也不能傳給下一代。
台灣政府駐香港的機構,前稱為「中華旅行社」,自2011年7月15日起,更名為 「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從2021年8月2日起搬遷至 香港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49樓4907室。
台灣政府對移民公司有嚴格的監管,所有移民公司內的移民顧問必須通過 移民專業人員訓練,經考試合格後,才能取得台灣移民署核發的專業牌照,
還必須設立公司並向 移民署註冊,方可成為 合法的移民公司,所有註冊的移民公司都設有移民糾紛賠償機制。
移民公司負責人更必須通過信貸審查和無犯罪記錄,公司顧用的所有顧問亦須有無犯罪記錄。其實世界許多國家的移民公司都要持牌和註冊,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但香港對移民行業卻缺乏監管。
Q-8
貴公司在台灣註冊的公司是合法的移民顧問嗎?
我們在台灣註冊的公司名稱為
寶島移民國際有限公司,已獲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特許,註冊登記證號
C0228,是合法設立並領取註冊登記證的移民顧問公司。
我們的香港公司與台灣公司都由同一負責人經營,兩者不是外判關係。如欲查詢我們台灣移民公司的合法資格,請查看內政部移民署網站內合法設立並領取註冊登記證的移民公司名單:
https://www.immigration.gov.tw/media/81344/1110629-合法清冊.pdf
Q-9
何謂 移民業務機構 的 註冊登記證 及證號?
為了確保移民消費者的權益,在台灣移民業務機構是屬於「特許業務」,不是成立一般公司就可以經營移民業務,還需要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即內政部移民署申請特許執照,取得移民署核發的 註冊登記證,
註冊登記證上載明專屬登記證號,領取此註冊登記證後,才可以合法經營移民業務,也才可以稱為是一家合法移民業務機構。
為避免移民廣告有誇大不實或誘導移民消費者之疑慮,因此根據「入出國及移民法」,移民業務機構的各項移民業務廣告刊播前,其內容應經移民署指定之移民團體審閱確認,並賦予 審閱確認字號,始得散布、播送或刊登,
所以有廣告字號之移民業務廣告,即表示有經過審閱後,確認其廣告內容的真實性、正確性及可靠性喔!
Q-11
貴公司提供的移民台灣 免費一對一諮詢 是甚麼?
我們的 免費一對一諮詢 是讓你針對移民台灣遇到的問題,向移民顧問作個別諮詢,每次約為半小時。
我們建議有意移民台灣的朋友,先看完本公司網站內的相關資訊,以概括了解移民台灣的最新情況,之後再聯絡安排一對一諮詢。
由於顧問長居台灣,諮詢會以 Google Meet 視訊或 WhatsApp 通話進行。如果你身處台灣境內,也歡迎和我們預約,親臨我們台北公司和顧問面談。
Q-12
在Facebook看到某移民群組分享各移民顧問收費及服務比較,有參考價值嗎?
坊間有不少以分享移民資訊為名,實質在無牌經營推銷移民生意的Facebook群組,對於該移民群組所分享的移民公司收費及服務比較,疑似對本公司評價部份,當中有許多陳述並非事實,本公司未有任何客戶直接參與任何機構的調查或評分。
因此建議消費者勿盡信網上群組資訊,最好親自作實際調查及比較,親自到香港和台灣公司實地考察,尋找合法的移民公司。
Q-13
移民台灣應該直接找會計師、律師好,還是找專業合法移民顧問好?
會計師的專業在開公司、記帳等,直接找會計師的費用也不一定比移民顧問便宜。律師雖然了解法律條文,但並不熟悉整個移民流程。
此外,台灣會計師和律師一般不熟悉商業運作,會計師只懂稅務,律師只懂法律,沒有全盤的營商經驗,無法協助客人在台灣開展商業活動。
再者,部份會計師、律師 沒有合法的移民牌照,屬違法經營,未能保障客戶的利益。
因此,找專業合法的移民顧問公司才有一定的保障,而且移民顧問專注移民服務,熟悉移民法規和流程,了解港台兩地差異,在香港及台灣均有營運生意的經驗,能協助客人適應台灣營商環境及生活。
Q-14
我聽聞有些人聲稱他有台灣移民專業人員證照,我能直接請他幫忙辦理移民嗎?
台灣移民法規上是不行喔!因為持有專業人員證照,簡單來說只代表他可以在移民公司任職,但不能以個人的名義接案,申請人必須找在台灣有合法註冊的移民公司才能保障申請人的權益。
Q-101
在台灣工作居留可否像香港住滿7年後取得台灣身分證?
不可以。現時台灣法例規定,港澳人士申請定居的資格及條件,並沒有工作居留這一項,但到台灣讀書 (即僑生) 畢業後留台工作5年,並薪金達基本工資兩倍則可以申請定居。
另外請注意,短期內台灣政府極有可能推出港澳白領專才移民計劃,屆時可能允許港澳人士若在台工作滿5年和達到其他相關規定,可申請定居,大家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第29條
工作居留主要可分為以下4種:
1. 透過香港公司申請設立在台分公司或辦事處,委派成為
在分公司或台辦事處代表人
2. 透過台灣的僑外資公司聘任為
公司經理人
3. 透過台灣本地的公司聘僱
專門技術員工
4. 以特定專業人才的資格申請
就業金卡 (無需台灣僱主申請勞動許可)
參考資料:
(1) 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第16條
(2) 就業服務法第46條
(3) 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雇用法第9條
台灣有 專業人士移民:無須投資600萬台幣,不需營運公司,申請過程簡單快捷。港澳居民具有專業技術或專業資格: 醫護人員 (西醫、中醫、牙醫、護士、助產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醫務化驗師、視光師、藥劑師、放射技師)、
律師、會計師,就可以申請居留,在台灣連續居住滿一年,離境不超過30日,便可申請入籍並取得台灣身份證和護照,且無須放棄香港、澳門特區護照或BNO。
專業人士取得台灣居留證後,暫時無須急於赴台居留,只要仍然持有有效執業資格,仍可以稍後才赴台居留,靈活計畫將來 (但請密切注意相關法規的變化,及我司 Q&A 最新情況)。
是的,成年人想移民台灣,除非有特定的專業資格或符合未來 港澳白領專才移民計劃 (詳情有待台灣政府公佈),
比較直接和簡單的方法就是投資 600萬新台幣 到台灣開公司做生意,然後連續居住滿一年後就可以申請入籍。但是生意至少要做3年,期間必須僱用全職台籍員工至少2名。
而入籍的條件是公司須有真實營運及聘僱員工,符合法規。
如果只是想在台灣居留,沒有定居入籍的打算,則可以透過申請成為 在台辦事處代表人、在台僑外資公司經理人、
台灣公司聘僱專門技術員工 等方式,以工作為由申請在台居留,無須投資600萬新台幣,但注意雇主須達到某些條件,如資本額或營業額的要求,及被雇人須真實受聘。
港澳居民和外國人在台灣可以投資和經營的行業種類繁多,有二百多種經營項目 可供選擇,如需更多資料,可致電本公司查詢。
Q-106
600萬台幣投資移民投審會的投資許可批出申請後,可以改變生意的經營計劃嗎?
可以向投審會提出申請,但要提供充分相關證明文件說服投審會為什麼要改經營項目,如果與原訂計劃差異不大,相信投資計劃的修正核准較容易,但如果是全新計劃,與重新提交投資申請無異。
Q-107
投資台幣600萬的公司資金可否動用?何時可取回?
可以動用,在投審會完成資金審核後,可動用於購買與公司有關之設備或應付公司日常開銷,但不可用作私人用途。
如果已取得身分證,及公司營運滿3年、完成 投審會連續3年的報備 後,便可以正式結束台灣公司,撤回餘下的資金。
營業稅 (即銷售稅),每兩個月繳交一次,稅率為5%。
營利事業所得稅 (即利得稅),每年繳交一次,基本稅率為20%。
Q-109
可否直接收購台灣公司、投資台灣現有公司或投資加盟店?
無論是收購台灣公司、投資台灣現有公司或投資加盟店, 根據投審會最新要求, 投資人必須要與自己的學經歷有相關性, 才有可能會核准.
換言之, 搭順風車的投資移民方式已成歷史. 此外, 就算核准, 也必須要按投審會新規定, 持續經營3年及增聘多2名全職台籍員工. 請大家自行斟酌!
Q-110
600萬台幣投資移民所投資設立的公司有否業績要求?
暫時沒有,但公司成立後要有 實質營業證明、真實營運,不能開空殼公司和零業績,或公司由第三方管理。除此之外,公司營運第1年至第3年,都必須將公司當年的財務報表及僱用員工人數交給投審會備查。
即使第1年過後已成功入籍,若第2、3年不符合規定,台灣政府仍有權撤銷已取得之台灣身分證。
物業租賃及物業買賣是合法可登記的經營項目。但自2019年11月起,因港澳投資案件太多,投審會取態變得嚴謹,他們已不接受這兩項經營項目的申請。
即是以公司名義在台灣買物業出租已經成為歷史。
Q-112
600萬台幣投資移民申請居留證需時多久? 包括開設公司的流程?
從提出申請、成立公司到取得 居留證,整個流程需時約1年半至2年,視乎當時台灣政府的審查進度而定,及申請人遞交文件是否齊備及自身營商條件的情況。
可以,但雇主需申請 工作許可,但是我們建議投資者應專注打理自己公司的業務,這樣方能達到最高的投資效益,及符合台灣政府對真實投資的期望。
隨行配偶也可以打工,但配偶須符合專門技術人才要求,及雇主同樣要申請 工作許可。
Q-114
主申請人配偶是未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香港居民或大陸人,能否一起移民?
可以,兩者均視為大陸人,但 大陸配偶 的申請流程會較複雜和入籍所需時間較長,而且要入籍台灣必須 放棄大陸的戶籍。
詳情可參考本 Q&A 有關大陸配偶的部份。
Q-115
主申請人配偶是香港永久居民,但持有外國護照,能否一起移民?
可以,但台灣政府視 持有外國護照的港澳居民 為 外國人,因此該配偶只能申請居留,至於是否 入籍須自行決定,
外國人要入籍台灣必須 歸化 並 放棄其外國護照,如果不選擇歸化,在台灣合法連續居留5年,每年居住超過183日,就可以申請 永久居留。
Q-116
如想申請父母或成年子女 (20歲以上, 但2023年1月1日將改為18歲) 一起移民台灣,有何辦法?
主申請人或配偶入籍台灣後可以 依親 方式申請父母或成年子女 家庭團聚,之後在台灣連續居留滿1年,期間離境不超過30日,即可申請入籍。
主申請人在未入籍之前的「移民監」期間,亦可以籍在台600萬新台幣僑外資公司聘任 公司經理人 的方式
申請20歲 (但2023年1月1日將改為18歲) 以上的成年子女以 工作居留 的方式在台灣居留,待主申請人入籍後再轉為依親居留。
或是成年子女在台灣有其他居留事由,如:就學或受聘也是可以的。
Q-117
家裡的寵物想申請一同移民台灣,可以嗎?
可以,但需經政府相關部門檢疫及批准,建議交由專業的寵物移民公司負責。
Q-118
我的外籍家庭傭工可以一起聘請到台灣嗎?
可以,但並不容易,首先要合乎申請條件,在你投資居留期間,你的台灣公司必須支 高薪 給自己,還要繳交不少稅項,成本頗高。另一種情況是如果你有3名6歲以下的子女,便可申請外籍家傭。
自2019年6月以來,由於香港的反修例事件導致投資移民人數激增,現在對於申請人的資格背景審查會更加嚴格,投資事業經營項目的範圍亦減少,投資計劃的審批時間亦不斷延長。
2020年3月,台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修改「港澳居民規劃以投資事由在臺居留或定居之投資計畫表」,規定申請人須確實實行其投資計畫明細各項規劃與預計目標,持續投資並營運投資事業至少3年,其間並僱用至少2名或以上全職臺籍員工。
預料投資移民仍會維持一段時間不會有變動。
另外,由於專業人士申請移民門檻太低,無法對台灣帶來實際的貢獻,加上已申請居留人數太多,預測申請條件有可能會調高。
Q-120
最近針對港澳人士新台幣600萬投資移民的門檻提升,日後我取得居留證後,在台居留期間若有移民政策變動,對我有影響嗎?
若日後的變動針對的是居留條件,例如投資資本額提升至新台幣1,000萬,或申請人年齡限制等,這些稱為入門 (居留) 條件的變更,對於已取得居留證的你是沒有影響的。
但若日後的移民條例變動是針對定居 (入籍),例如改為需居留3年方可入籍,此情況下則對於未入籍的你會有影響。
Q-121
如果我有外國護照,想辦理投資移民至台灣,生意需要做3年及每年至少僱用台籍全職員工2名嗎?
目前這個新規定只針對要申請投資移民的港澳人士,對於持港澳特區護照或BNO以外的其他外國護照之人士則無影響。有關外國人移民台灣的資料,請參考本 Q&A 有關外國人部份。
Q-122
有關《新經濟移民法》草案對港澳居民600萬台幣投資移民有甚麼影響?
台灣2019年公布的《新經濟移民法》草案,主要以外國專業人才、中階技術人力及海外國人為適用對象,放寬、新增工作資格、居留與永久居留、依親等規範,例如有台灣公司聘用該外國人士在台工作,且須達到月薪門檻,連續在台居留5年,平均每年在台居住超過183天,即可申請永久居留。
新草案對於外國人的投資移民門檻卻沒有放寬,仍舊維持不變,故該法 並非針對港澳居民。港澳居民600萬台幣投資移民的政策依舊,即投資並連續居留滿一年就能申請定居,且必須持續營運投資事業至少3年,並每年至少僱用臺籍全職員工至少2名以上。
Q-123
「投審會報備」是甚麼?對我的投資移民計劃有甚麼影響?
寶島移民新制投資移民的朋友到昨天 (27/4/2022) 為止,終於全部完成了2021年度投審會報備的工作,這是我們首次完成報備的工作。
我們發現客人們都不懂得緊張或者說不太明白甚麼叫報備,對他的移民之路有何影響。報備通過之後,只有少數客人會跑來問我們這份公文背後的意思是甚麼。
我們告訴他如果你2021年度的報備不通過,即意味著當年度的投資不計算在三年投資期之內,客人才恍然大悟並對我們表示感謝!
當然,我們能幫忙的很有限,最重要的是這些新制投資者來到台灣後,公司有真實的營運、聘請兩名全職台籍員工及有會計師簽發的財務簽證,這才是投審會報備能否通過的關鍵。
接下來,這些朋友還有至少兩年的報備要做,我們也希望報備工作越來越順利,也辛苦投審會承辦人員因為報備而增加了這項新的工作負擔!
Q-151
除了600萬台幣投資移民外還有其他移民台灣的途徑嗎?
除了投資移民,因應個人身份和學歷、工作經驗等有以下幾種移民台灣的情況:
1. 專業人士移民
2. 工作居留 (不能申請定居入籍)
3. 畢業港澳生申請台灣居留、定居入籍
4. 就業金卡 (不能申請定居入籍)
5. 外國人申請台灣居留、永久居留、歸化、入籍台灣
***** 港澳居民持 BNO 或特區護照以外的護照視為外國人
6. 港澳居民、大陸居民、外國人、無戶籍國民 - 依親居留台灣
7. 恢復台灣國籍、戶籍
Q-152
我是香港永久居民,但持有外國護照,可以移民台灣嗎?
可以,在台灣持有外國護照的港澳居民會被視為外國人,外國人要入籍台灣 必須 歸化 並 放棄其外國護照,
如果不選擇歸化,外國人可以 投資20萬美元 或 工作居留 方式,取得 外僑居留證,在台灣長期居住,並享有全民健保,
之後你以上述方式,在台灣合法連續居留5年,每年居住超過183日,就可以申請 永久居留,以後無須任何條件,就可自由出入境和無限期居住台灣。
但需注意,根據現行法律,取得永久居留後,仍需每年至少在台居留183日。
另外如在科技、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金融、法律、建築設計、國防及其他領域有特殊專長,符合外國特定專業人才資格並取得「就業金卡」,
之後在台灣合法連續居留3年,平均 每年居住超過183日,便可申請 永久居留。
Q-153
港澳居民是否可通過《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移民台灣?
台灣在2018年2月8日實施《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放寬在科技、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金融、法律、建築設計、國防及其他領域有特殊專長的各類外國專業人才在台簽證、工作、居留相關規定,並改善保險、租稅、退休等待遇,
核發結合 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證 的四證合一「就業金卡」,港澳居民亦同時適用。
自措施實行以來至2021年12月,已發出3,927張就業金卡,香港佔567人,是第二大獲發地,不過就業金卡只是一種工作居留證,目前工作居留無法入籍台灣。
Q-154
請問「就業金卡」和「專業移民」申請居留台灣有甚麼分別呢?
透過申請專業移民台灣,要經多個部門審批並提供有效執證書及工作證明等文件。取得居留證在台灣居住滿一年便可申請入籍台灣取得身份證,但在居留期間工作的話須申請工作許可,
而入籍申請也要經過多個部門審批,等待時間比較長。現時台灣此三種範疇的專業人士申請通過機率較高,分別是 1. 醫護 (須提供執業證書) 2. 執業律師 及 3. 執業會計師。
就業金卡的申請途徑比較簡單,你只需在網上申請及上載所需文件後等待審批,通過後一般會有三年有效期,期間可自由在台灣工作而不用再申請工作許可,但無論居留多久也不能申請入籍。
另外需注意,由於申請門檻看似較低,吸引不少人申請,目前每一申請個案需時3~6個月審核,期間要求補交的文件也越趨嚴格。
Q-155
如果我想辦理「台灣創業移民」 ( 創業家簽證 ) 可以嗎?
可以,創業移民要視乎不同個案而定,審批成功率難以預計,而且每年要達到 新台幣300萬的業績,或聘請三個台灣本地的員工,還要連續住滿五年,每年居住183日以上才能入籍,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比較困難。
暫時坊間仍未有創業移民成功入籍的個案。
是可以的,一般情況下外國人受雇於台灣公司可來台工作,經雇主準備相關文件向勞動部或其他相關部門申請勞動許可獲准後,外國人即可以在臺灣地區工作。但注意聘雇方和受聘人都必須符合一定的資格,方可申請勞動許可。
參考資料:就業服務法
可以喔!台灣為了鼓勵並促進台灣青年與外國青年的互動與交流,所以與外國政府簽訂度假打工計畫協定,持此簽證進入台灣最主要目的為度假,打工只是為減輕度假期間之生活負擔並體驗異國生活文化,所以持此簽證不適用預計在台灣工作、就學或其他長期居留事由者。
簽證會註記 WH,最長效期為12個月。
目前與台灣有簽訂此協定國家有:英國、盧森堡、荷蘭、加拿大、奧地利、法國、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波蘭、韓國、比利時、愛爾蘭、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及紐西蘭。
參考資料:外交部 > 簽證 > 度假打工 (青年交流) 簽證
Q-203
我是外國人,想自己來台灣找工作,可以申請就業金卡嗎?
台灣在2018年2月8日實施《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放寬各類外國專業人才在台簽證、工作、居留相關規定,並改善保險、租稅、退休等待遇,核發結合 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證 四證合一的「就業金卡」。
即是申請人只要達到特定專業人才的資格,無須台灣雇主申請勞動許可,也可以申請來台找工作,以工作居留的方式在台居留。
可以投資20萬美元取得外僑居留證,在台灣營運公司並長期居留,並享有全民健保,之後在台灣合法連續居留5年,每年居住超過183日,可申請永久居留,以後無須任何條件,就可自由出入境和無限期居住台灣。
但注意,取得永久居留證者,每年需在台灣住滿183天,長期離境台灣需向移民署提出報備,如果每年在台灣未住滿183天,也未向移民署提出報備者,將註銷永久居留證。
Q-205
如果我不想來台居留5年,可以以其他方式取得永久居留嗎?
可以,常見的是來台 投資新台幣1500萬,聘請 台籍員工5位,公司 營運滿3年,投資者無須來台居留,達到此條件即可申請永久居留。
至於另一種方式為購買台灣政府公債3000萬台幣滿3年,但該債券在市場上不流通,要購買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透過此方式申請來台的外國人實屬少見。
Q-206
在台居留期間,外國籍配偶持有居留證或永久居留證可以在台灣工作嗎?
以下各種情況供參考:
1、 外國人與在台灣設有戶籍之台灣人結婚,此位外國籍配偶獲准居留或永久居留者,不需要申請許可即可工作。
2、 如果外國人當時在台灣只是居留身份,其外國籍配偶在台工作,還是須由雇主申請勞動許可,或自身申請就業金卡才可以在台灣工作。
3、 外國人是以外國人專業人才、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就業金卡)及外國高級專業人才,其本人及配偶,經許可永久居留者,可在台灣工作,且不須向勞動部申請。
參考資料:Contact TAIWAN > 常見問答
Q-207
外國籍配偶持有依親居留證是否享有台灣健保?
健保法規定,外國籍配偶在臺灣地區領有居留證明文件,並在台居留滿6個月就應參加健保喔!在台居留滿6個月,指連續居住達6個月,或曾出境1次且未逾30日,其實際居住期間扣除出境日數後,併計達6個月。
不過,如果外國籍配偶在台持有合法的居留證明文件,且找到工作,是有一定雇主之受僱者,自受僱之日起就應在工作單位參加健保囉!
資料來源:健保署 Facebook 粉絲專頁貼文
Q-208
我的配偶是台灣人,我是外國人,可以申請依親居留及日後入籍成為台灣人嗎?
是可以的,外國人與台灣人結婚後,在台灣合法居留連續3年以上,每年居住183日以上,歸化後以居留方式在台灣最快連續居留1年,可入籍成為台灣人。但注意入籍時,需放棄原有外國籍並提出喪失原有國籍證明。
參考資料:國籍法、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 > 公開資訊 > 常見問答 > 國籍類、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 常見問答
Q-209
如果我不想放棄原國籍是否可以申請永久居留嗎?
由於外國人取得台灣身分證前就需要放棄原本國籍,所以大部分外國人不想放棄原國籍,而選擇申請永久居留。
申請永久居留可以選擇投資或工作居留的方式,取得居留證,在台灣長期居住,之後在台灣合法連續居留5年,每年居住超過183日,就可以申請永久居留。
另外,在科技、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金融、法律、建築設計、國防及其他領域有特殊專長,符合外國人特定專業人才資格並通過多個部分審批,
便可申請結合: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 四證合一的「就業金卡」,之後在台灣合法連續居留3年,平均每年居住超過183天,也可以申請永久居留。
只是須留意,取得永久居留證者,每年需在台灣住滿183天,長期離境台灣需向移民署提出報備,如果每年在台灣未住滿183天,也未向移民署提出報備者,將註銷永久居留證。
除了外國專業人才及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就業金卡)取得永久居留者例外,其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因身心障礙無法自理生活之成年子女,取得永久居留後,每年在台灣居留時間不受限制,唯不得離開台灣超過5年以上,如離開5年以上其永久居留證會被註銷。
參考資料:入出國及移民法、移民署 > 申辦服務 > 申辦須知 > 外國人民 > 永久居留
外國人居留與永久居留最大差異在於,「居留」會有時效性,核准之居留效期最短1年,最長5年,居留效期到期前如要繼續居留台灣,一定要辦理延期,且須有正當居留原因。
「永久居留」無時效性,取得永久居留,即使當初申請居留原因不存在,也不影響其永久居留的權益。只是須留意,取得永久居留證者,每年需在台灣住滿183天,長期離境台灣需向移民署提出報備,
如果每年在台灣未住滿183天,也未向移民署提出報備者,將註銷永久居留證。
除了外國專業人才及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就業金卡)取得永久居留者例外,其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因身心障礙無法自理生活之成年子女,取得永久居留後,每年在台灣居留時間不受限制,唯不得離開台灣超過5年以上,如離開5年以上其永久居留證會被註銷。
參考資料:移民署 > 申辦服務 > 申辦須知 > 外國人 > 居留/永久居留
Q-211
外國籍配偶依親居留證如要延期,可以委託代辦嗎?還是要親自到台灣辦理延期呢?
可以委託代辦,不一定要本人親自辦理。申請人如在國外、香港及澳門或大陸地區,可以委託他人或合法的移民公司辦理。
資料來源:移民署 > 申辦服務 > 申辦須知 > 外國人 > 居留
Q-212
我是外國人,在國外有一位前段婚姻所生的未成年子女,小孩監護權歸我,現在我申請在台灣居留,小孩可以隨我一起申請在台灣居留嗎?
如果外國人來台居留申請事由,是與台灣人結婚辦理依親居留,那此位未成年子女同時申請不可以,須等待外國籍父或母經核准居留或永久居留後,其外國籍父或母的前婚生親生未成年子女,方可申請居留。
如果外國人來台居留申請事由是因為工作或就學,這樣此位未成年子女,就可以隨同外國籍父或母一起辦理居留。
只是須留意,該子女成年後無法以依親事由在台居留,唯有該名子女,在未成年曾在臺灣地區居留,成年後,其父或母持有居留證或永久居留證,且該名子女曾在台灣合法累計居留10年,每年居住超過270日,或未滿14歲入國,每年居住超過270日,
這樣即使成年後還是可以申請延期居留。還須留意由2023年1月1日起,法定成年年齡會由20歲下修為18歲。
參考資料:外國人停留居留及永久居留辦法、移民署 > 申辦服務 > 外國人民 > 居留
Q-213
我的外國籍未成年子女,在台灣成年後需離境台灣,但如果仍在台就學中怎麼辦?
如果該名子女未曾在台灣合法累計居留10年,每年居住超過270日,或未曾於14歲前進入台灣,且每年居住超過270日,就必須在台就學未中斷時,且原依親對象人在台灣,「依親」事由居留證效期內,提出申請變更居留目的為「就學」,
唯申請人須為大學以上之日間部學生,還須留意,由2023年1月1日起,法定成年年齡會由20歲下修為18歲。
資料來源:外國人停留居留及永久居留辦法、Contact TAIWAN > 常見問答
Q-214
我和台灣籍配偶結婚後,在國外出生的子女幾歲以下可以直接來台申請定居?
其父或母為居住臺灣地區設有戶籍之國民,在國外出生之未成年子女可直接申請定居。
惟須留意,目前法定未成年年齡為20歲以下,由2023年1月1日起,法定未成年年齡修改為18歲以下。未成年之計算標準:以移民署服務站或駐外館處受理定居申請之日為準。
資料來源:移民署 > 申辦服務 > 申辦須知 > 臺灣地區無戶籍國民 > 定居
Q-215
我和台灣籍配偶結婚後,在國外出生的子女已過20歲,如何申請來台居留和定居?
台灣人於海外出生子女年滿20歲以上,可申請依親居留,連續在台住滿1年即可申請定居,無須放棄之前已有的外國籍身份。唯須注意,台灣籍之父或母在台灣地區須設有戶籍,且須留意由2023年1月1日起,法定成年年齡修改為18歲。
資料來源:移民署 > 申辦服務 > 申辦須知 > 臺灣地區無戶籍國民 > 居留
Q-216
我國外的父母在我在台灣居留或永久居留期間,可以申請台灣居留證嗎?
以依親為由申請居留證的對象僅限持居留或永久居留外國人之配偶或未成年子女,所以其父母僅可以以探親為由,辦理停留簽證,無法以依親之理由申請台灣居留證。
參考資料:入出國及移民法、外國護照簽證條例施行細則、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資訊專頁 > Q&A > 停居留/永久居留 > 直系尊親屬之探親停留
Q-217
我是外國人,與台灣人結婚後,在台灣生了小孩,但因目前夫妻感情不和睦,有可能辦理離婚,請問離婚後,我可以在台灣居留嗎?
因小孩在台灣出生時父或母是台灣人,因此的小孩就是台灣人,如果目前你們的小孩尚未成年,夫妻雙方離婚後,監護權歸屬於台灣配偶,且無法證明該名未成年小孩極需你的照顧,
這樣離婚後,你就失去了在台居留的理由,原本因為婚姻關係而取得的依親居留證會被註銷。
反之,離婚後你擁有該名未成年小孩的監護權,你則可以以變更依親居留事由,改為依親在台未成年親生子女而取得合法居留權。
Q-218
我是在台公司的外國負責人,如果公司發獎金給我,請問具體怎麼操作?是每月發放?還是年底一次性發放呢?具體如何跟稅務局申報呢?
1. 建議年底一次發獎金給自己。
2. 假如2022年底一次發放獎金,2023年1月份之內公司要以公司名義向國稅申報有關你2022年的年度所得 (收入),2023年5月份你要向國稅局申報你個人的所得稅,屆時就可以知道要不要繳稅。
其實流程和香港公司操作是一模一樣的,只是時間點有點差別。
再來,外國人當年度如果是在台住超過183天,才是等同以上國民的申報方式,發放獎金時,公司就會先辦理扣繳 (即是類似預繳稅的概念),先幫你繳部份稅金給國稅局,
到了明年5月份你個人向國稅局申報個人所得稅,國稅局會依照你個人填寫的申報書,核對看到底要不要繳稅,如果你是不用繳個人所得稅,國稅局還是會退回預繳的稅給你,
但如果你在發放獎金後的隔年5月份前就要離境台灣,就要提前去國稅局辦理前述的流程。
Q-281
我是長期居住海外的華人,可以申請移民台灣嗎?有那幾種移民台灣方法?
一般情況下如已合法取得海外居住地之國民身分,就可適用外國人移民台灣的方式提出申請,外國人常見移民台灣方式如下:
1. 投資居留
2. 工作居留
3. 就業金卡 (特定專業人才在科技、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金融、法律、建築設計、國防及其他領域有特殊專長,可申請四證合一的「就業金卡」包含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
以上移民方式可參考本公司「外國人」網頁說明
Q-282
我是海外華人,申請移民台灣成功後,需要放棄我外國的國籍嗎?
移民台灣分為居留、永久居留或定居(即入籍)三個不同階段,如果最終目的是取得「永久居留」是不用放棄原有國家的身分,但如果要申請定居(入籍)台灣是需要放棄外國國籍的,才可入籍成為台灣人。所以大部分的情況下外國人只會選擇申請「永久居留」。
參考資料:國籍法
Q-283
如果我是出生於大陸的海外華人,對申請移民台灣有影響嗎?
如果提出申請移民台灣時,還須提出:
1、自抵達國外翌日起,4年間返回大陸之期間,每次回大陸停留不超過連續30天之證明
2、同時旅居國外期間合法取得當地國籍者
3、須提供已註銷大陸戶籍及喪失大陸人民身分之證明文件
同時符合以上3個條件,就可適用外國人身分申請移民台灣,移民方式可參考本公司「外國人」網頁說明。
Q-284
海外華人申請移民台灣的步驟會不會很複雜?會需要到我原始國或出生地的相關文件嗎?
取得海外華人身分前,如具有大陸身分,就須提供自抵達國外翌日起,4年間返回大陸之期間,每次回大陸停留不超過連續30天之證明,並已註銷大陸戶籍及喪失大陸人民身分之證明文件,
這些相關文件須親自或以委託的方式在出生地辦理,後續移民步驟及準備文件如同外國人移民台灣,外國人身分移民方式可參考本公司「外國人」網頁說明。
參考資料: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
Q-285
海外華人申請移民台灣,未成年小孩可以一起申請嗎?他們不會中文,對申請有影響嗎?
可以,以依親的方式隨同父或母申請移民台灣,在台灣居留不須具備中文基本語言能力。但須留意2023年1月1日起,未成年年齡下修為18歲以下。
參考資料:國籍法、入出國及移民法
Q-286
申請成功後,對我入出境台灣、外國及大陸有入出境限制嗎?
申請成功後,在「居留」階段只要持有效護照或旅行證件,入出境台灣、外國或大陸,是沒有限制的,但要注意居留證上的有效期,必須在到期前30日內續證。
如果在「永久居留」階段,當初以不同身分取得永久居留證,因居留身分不同,每年在台灣居留的時間限制也會有所不同,有些則沒有,詳情可參考本公司:外國人網頁說明。
參考資料:入出國及移民法
Q-287
請問我以外國人身份移民台灣申請永久居留,隨我在台灣居留的配偶和未成年小孩可以一起申請永久居留嗎?
以「外國高級專業人才」身分申請永久居留,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隨同本人一起申請永久居留。其它一般情況下,必須主申請人先取得永久居留後,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再跟主申請人一樣居留滿一定年限,每年居住一定時間,才可以提出申請永久居留。
簡單來說,主申請人先取得永久居留資格後,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再以同樣的方式居留,達到同樣的永居條件才提出申請。
資料來源:移民署 - 外國人申請永久居留送件須知
根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11條,經申請許可,雇主是可以僱用大陸人到台灣工作的,但相關許可辦法尚未公布,因此目前大陸人是無法直接申請工作許可到台灣工作的,
但如果符合以下商務活動交流類型 (一至五其中一項),也是可以申請到台從事商務活動、交流的:
一、 演講
二、 商務研習(包括受訓)
三、 履約活動(包括為邀請單位從事驗貨、售後服務、技術指導、培訓等)
以上商務活動交流的邀請單位須具備以下其中一項資格:
1、 台灣企業、僑外投資事業年度營業額達新臺幣一千萬元,或公司資本額達新臺幣五百萬元之新設台灣企業、新設僑外投資事業。
2、 外國公司在臺分公司年度營業額達新臺幣一千萬元,或營運資金達新臺幣五百萬元之新設外國公司在臺分公司。
3、 外國公司或大陸地區公司在臺辦事處年度採購實績達一百萬美元。但金融服務業在臺辦事處,不受採購實績限制。
4、 大陸地區公司在臺分公司年度營業額達新臺幣一千萬元,或營運資金達新臺幣五百萬元之新設大陸地區公司在臺分公司。但金融服務業在臺分公司,不受營業額及營運資金限制。
5、 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第三條第二款所定之自由港區事業。
6、 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第三條第一項所定之區內事業。
7、 農業科技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四條第二款所定之園區事業。
四、 跨國企業內部調動服務
跨國企業定義:在兩個以上國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母公司或本公司進行有效之控制及統籌決策,以從事跨越國界生產經營行為,母公司或本公司設於外國、香港或澳門且在台灣設有子公司或分公司,或母公司設於台灣,
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申請前一年於全世界資產達20億美元以上
2、 台灣經經濟部核發營運總部認定函
3、 台灣員工人數達100人以上,其中50人以上具專科以上學校學歷
4、 在台灣的年營業收入淨額達新臺幣10億元以上
5、 區域年營業收入淨額達新臺幣15億元以上
五、 短期商務活動交流 (商務訪問、會議、考察、參加展覽、參觀展覽、海空運服務)
邀請單位資格:經核准設立的台灣企業、僑外投資事業、外國公司在臺分公司、外國公司或大陸地區公司在台辦事處、大陸地區公司在台分公司、航空、航運公司在台灣地區的代理人。
另外,根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17-1條,基於
政治 (例如:對台灣地區國防安全、國際形象或社會安定有特殊貢獻者等)、
經濟 (例如:在產業技術上有傑出成就,且其研究開發之產業技術,能實際錯進台灣地區產業升級者…等)、
社會 (例如:其為台灣地區人民之未滿18歲親生子女等)、
教育 (例如:曾獲諾貝爾獎等)、
科技 (例如:具有台灣地區亟需之特殊科學技術,並有豐富之工作經驗等) 或
文化 (例如:對中華文化之維護及發揚有特殊貢獻,並有豐富工作經驗或重大具體成就等) 的考量,
經專案許可,取得在台灣地區長期居留,居留期間不須申請工作許可,就可以在台灣地區工作,詳細專案申請資格,可參考「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第18條至第23條的相關規定。
「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網址 -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Q0060003
Q-302
我的配偶是台灣人,我是大陸人,我可以申請依親居留及日後入籍成為台灣人嗎?
可以,請見我們網頁這一部份的說明。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來電。
Q-303
如果我日後申請定居成功 (取得台灣身分證),是否必須要放棄大陸的戶籍?
申請居留期間不必放棄大陸戶籍,但在日後申請定居時必須放棄大陸戶籍,才能順利入籍台灣。
資料來源:移民署 > 常見問題 > 大陸地區人民入出境
Q-304
在台居留期間,持有大陸配偶的居留證可以在台灣工作嗎?
可以。只要持有效依親居留證便可以在台灣工作,且無須申請工作許可。
資料來源:陸委會 > 為民服務 > 陸配專區 > 答客問集 > 工作篇 QA
Q-305
大陸配偶持有依親居留證是否享有台灣健保?
只要大陸配偶持有團聚、依親居留或長期居留證件並連續在台住滿6個月,均需投保,享受到與當地人相同的醫療福利。但如果你有受聘, 則不受在台居住滿6個月的限制,應該由受僱日起在工作單位參加健保。
資料來源:健保署 > 網站資訊 > 常見問答 > 承保問題 Q&A > 承保問題
Q-306
大陸配偶依親居留證如要延期,可以委託代辦嗎?還是必須親身到台灣辦理延期?
可以委託代辦。已完成按捺指紋程序後,即可委託台灣配偶或合法的移民業務機構向移民署各服務站申請,不用親身到台灣辦理延期。
資料來源:大陸地區配偶申請來台依親居留送件須知
Q-307
我在大陸前段婚姻有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歸我,可以隨我申請台灣居留嗎?
同時申請不可以,必須等待大陸身份的父或母先和台籍的配偶完成台灣依親居留申請後,大陸未成年的親生子女 (其年齡在16歲以下者),以申請探親的方式到台灣停留 (身分代碼-探親(三)(166)),
等在台陸籍的親生父或母進入長期居留或定居並設有戶籍後,該子女如已連續在台停留4年,每年逾183天,符合此條件則可以申請專案長期居留,
申請專案長期居留時該子女必須是16歲以下,其年齡逾16歲且在20歲以下者須曾在16歲以前申請來台長期探親。但注意該子女成年後必須離境台灣。
另外須留意,由2023年1月1日起,法定成年年齡限制會由20歲下修為18歲,前述16歲下修為14歲,且申請案每年有配額限制。
Q-308
我在大陸前段婚姻有未成年子女,在台灣成年後須離境台灣,但如果仍在台就學中怎麼辦?
如果該子女16歲以前申請進入臺灣,可申請長期探親,停留至滿20歲時,成年後,按法規是須離開台灣,
但當時如果仍在臺灣就讀高級中等學校具有學籍,可申請延期至其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當年度8月31日為止,每次延期不得逾6個月;
仍在臺灣地區就讀五年制專科學校、一般大學或科技校院具有學籍者,可申請延期至該學制畢業後1個月,每次延期亦不得逾6個月。
另外須留意,由2023年1月1日起,法定成年年齡限制會由20歲下修為18歲,前述16歲下修為14歲。
Q-309
我在大陸前段婚姻的未成年子女,可以申請定居 (入籍成為台灣人) 嗎?
其子女是大陸前段婚姻所生,因和現在台灣籍的配偶沒血親關係,該前段婚姻的大陸籍未成年子女,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申請定居
1. 如你已經在臺灣定居並設有戶籍,該子女未滿12歲可以申請定居,但注意案件每年有配額限制,目前每年限額為60人。等待定居名額前,未成年子女如欲進入台灣,可以以長期探親身分申請進入台灣。
2. 如你已經在臺灣定居並設有戶籍,該子女年齡在20歲以下,且已在台以專案長期居留的方式連續居留滿2年且每年合法居住183日以上,符合條件者可以申請定居。
但注意案件每年有配額限制,目前每年限額為300人。因申請條件不同,會影響申請流程。須留意,由2023年1月1日起,法定成年年齡限制會下修為18歲。
Q-310
我和台灣籍的配偶結婚後在大陸出生的未成年子女,因有血親關係,是否可以直接申請定居 (入籍成為台灣人)?
子女是現在台灣配偶的親生子女,因有血親關係,故12歲以下子女可以直接申請定居。如果是12歲以上及20歲以下子女 (身分代碼D0396),則需先以專案申請來台「長期居留」連續2年 (每年在台居留183日以上) 方可申請定居,申請定居時年齡不可超過20歲。
但須留意,由2023年1月1日起,年齡限制會下修為18歲。
資料來源:移民署 > 申辦服務 > 申辦須知 > 大陸地區人民 > 居留
Q-311
我和台灣籍配偶結婚後,在大陸出生的子女已過20歲,如何申請來台灣定居?
於大陸出生子女成年後無法直接以依親的方式申請來台定居 (入籍),只能基於政治、經濟、社會(結婚)、教育、科技或文化之考量,申請專案許可居留台灣,
日後經專案許可在臺灣地區長期居留連續滿2年,且每年在台居留逾183日(至少184日),同時符合一定條件者,方可申請「定居」。
所以,最好於子女12歲前即申請定居,或如子女滿12歲至20歲以下時即申請長期專案居留,因只要於12歲前提出申請定居,或滿12歲至20歲以下申請通過長期專案居留,
等待申請定居的過程中,即使超過20歲還是可以申請定居。須留意,由2023年1月1日起,法定成年年齡限制會由20歲下修為18歲。
Q-312
我和台灣籍配偶結婚後,在大陸出生的子女申請依親時未滿20歲,但因為在台灣居留的天數,未達到申請定居的條件,一直無法申請定居,到了20歲時,還仍可以持有依親居留證嗎?
如果子女是在20歲以前,取得長期專案居留身分居住台灣,尚未符合連續滿2年且每年在台居留逾183日(至少184日)之定居條件,
只要每次於居留證效期到期前持續續證 (即等待定居過程中,保持居留證都是有效期的),且居留原因還在的話 (即依親的台灣籍父或母尚在,且未脫離親子關係),
即使超過20歲,還是可以以長期專案居留身分繼續留在台灣。但須留意居留和定居身份是有差別的,且由2023年1月1日起,法定成年年齡限制會由20歲下修為18歲。
Q-313
我和台灣籍配偶結婚後,在大陸出生的子女19歲才申請長期居留,並開始居留於台灣,在21歲的時候居留滿2年,這樣還可以申請定居嗎?
是可以申請定居的,因為申請定居時,是以長期居留時的年齡為依據,如申請定居前,已是用長期居留身分在台連續居住滿2年且每年在台居留逾183日(至少184日),等待申請定居的過程中,即使超過20歲還是可以申請定居。
須留意,由2023年1月1日起,法定成年年齡限制會由20歲下修為18歲。
Q-314
我大陸的父母在我台灣居留期間,可以申請探親簽證來台灣嗎?
大陸配偶在台居留期間,其父母可以申請「短期探親」簽證到台灣。但停留時間及次數,會因申請來台探親理由不同,而有不同的停留時間及次數,詳細訊息歡迎來電洽詢。
資料來源:移民署 > 常見問題 > 大陸地區人民入出境
Q-315
我日後成功入籍成為台灣人後,可以申請我大陸的父母來台灣依親居留或定居 (入籍成為台灣人) 嗎?
大陸配偶取得台灣身份證後,其大陸父母還是只能以「短期探親」簽證來台。但如果父母已年滿70歲,可以直接向移民署申請定居,但每年有申請人數限制,現時為每年60個限額。
資料來源:陸委會 > 為民服務 > 陸配專區 > 答客問集 > 親屬來臺篇 QA
大陸人在台灣買房子
台灣移民署 註冊登記證 第C0228號
中移廣字第112083001號 僅予審閱確認移民廣告
1. 大陸人士,如現任大陸較特別的職務者,不得取得或設定不動產物權
2. 大陸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 (經台灣當局核准設立公司)
3. 陸資公司 (經台灣當局核准設立公司)
有限制的,例如一些重要部門附近的房子是不能購買的。
大陸人士到台灣買房僅能購買住宅,且每人只能買一間房子,並不得出租或供非住宅之用,買房滿3年後才可以賣出。
手續比台灣人過戶相較複雜,需要約6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過戶手續。
Q-357
大陸人士持大陸之常住人登記卡,於大陸涉台公證處辦理涉台公證書,再向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申請驗證。該驗證文件有沒有效期限制?
Q-358
大陸人士欲購買取得台灣不動產,可否向台灣本地之銀行貸款?
大陸人士來台購買不動產,如欲向台灣本地之銀行貸款,為避免投機炒作,以有無取得台灣居留證作為區分標準︰
1. 有居留證者,比照台灣人貸款規定
2. 無居留證者,貸款成數最多限50%
土地增值税,由賣方支付。
買方需要支付交易時一次性契税:申報契價 (房屋標準價格) x 6%=應納稅額。印花稅為契價 (買賣價總額) 的千分之一。
此外,買房後每年都要繳交︰房屋稅及地價稅,大約是房屋市值總價的千份之4至5 (例如1,000萬台幣的房子每件約需繳交約4-5萬台幣內的稅費)。
不動產應將大陸繼承人的繼承權利折算為價額。但如果是台灣繼承人賴以居住之不動產時,大陸繼承人不可以繼承,在決定大陸繼承人應得部分時,不動產的價額不計入遺產總額。
如該大陸人士與台灣人結婚,且為在台長期居留的大陸配偶,則可繼承不動產。如該不動產為台灣繼承人賴以居住者,則不得繼承。
Q-361
台灣人可否把自己名下房屋轉給已取得居留證的大陸配偶?
目前仍不予准許。縱使大陸配偶已取得台灣居留證 (包括長期居留證),還是不能受贈取得台灣之不動產。
Q-362
經台灣當局核准陸資取得不動產許可者有多少申請件?
自2002年8月8日至2022年12月31日,經台灣當局核准陸資取得不動產許可者共699件。2022年第1季至第4季共24件。
Q-501
甚麼是無戶籍國民?無戶籍國民要怎樣移民台灣?
無戶籍國民是指未曾在台灣定居設有戶籍的國民,取得無戶籍國民身份主要有以下方式:
1、有戶籍國民在海外所生的子女(如為未成年子女可直接申請在台定居)
2、無戶籍國民的子女(子女出生時父或母已為無戶籍國民)
3、外國人放棄其外國護照申請歸化
4、持有 華僑身分證明書 的港澳地區華僑
無戶籍國民入境台灣停留,需申請 臨人字入國許可,每次入境只能停留3個月。而申請居留則要符合特定原因,包括依親(配偶、直系親屬、兄弟姊妹)、畢業僑生返回僑居地工作2年、在台投資新台幣1,000萬元開設公司營運、在台工作及應聘等,
之後在台連續居留或居留滿一定期間,視乎不同類別的居留原因由1至7年不等,方可申請定居並設立戶籍。
參考資料:入出國及移民法、國籍法
可以,無戶籍國民兼具外國國籍 (包括持有港澳護照) 而且未在台灣設有戶籍,其受聘在台工作比照外國人規定辦理,即需經雇主準備相關文件向勞動部申請工作許可,方可在台從事特定工作。
但如果無戶籍國民只具單一國籍,且未具有其他外國國籍,即使未在台灣設有戶籍,則可免申請許可在台工作。另外如果無戶籍國民依親直系親屬獲准居留,且與該直系親屬同住,可以不經雇主申請,自行向勞動部申請工作許可。
參考資料:就業服務法
無戶籍國民只需在台灣投資新台幣1,000萬元開設公司營運生意,即可申請在台居留,然後連續居留1年,或居留滿2年且每年居住270日以上,或居留滿5年且每年居住183日以上就可以申請定居並設立戶籍。
參考資料:入出國及移民法
Q-504
我是無戶籍國民,我有親屬是台灣人,可以申請依親移民台灣嗎?
無戶籍國民有直系親屬、配偶、兄弟姊妹、配偶的父母是現在有戶籍國民,就可以申請依親居留台灣,之後連續居留1年,或居留滿2年且每年居住270日以上,或居留滿5年且每年居住183日以上,就可以申請定居並設立戶籍。
參考資料:入出國及移民法
Q-505
我是無戶籍國民並已取得居留證,我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是港澳居民,可以申請依親移民台灣嗎?
可以,已取得居留證正本的無戶籍國民,其港澳配偶或18歲以下未成年子女都可以申請隨行居留台灣,但在居留一定期間後,無法與該無戶籍國民一同辦理定居,需等待該無戶籍國民在台連續居留或居留滿一定期間,成功設籍成為台灣人後,
其港澳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再申請變更居留原因為依親,之後在台灣連續居留滿1年,期間離境不超過30日,或連續居留滿2年且每年居住270日以上,就可以申請定居並設立戶籍。
參考資料: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
Q-506
我是無戶籍國民並已取得居留證,我的父母和成年子女是港澳居民,可以申請依親移民台灣嗎?
不行,已取得居留證正本的無戶籍國民,其港澳父母和成年子女,需等待該無戶籍國民在台連續居留或居留滿一定期間,成功設籍成為台灣人後,才能申請依親居留台灣,
之後在台灣連續居留滿1年,期間離境不超過30日,或連續居留滿2年且每年居住270日以上,就可以申請定居並設立戶籍。
參考資料: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
Q-507
我是無戶籍國民並已取得居留證,我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是外國人,可以申請依親居留台灣嗎?
可以,已取得居留證正本的無戶籍國民,其外籍配偶和18歲以下未成年子女都可以向駐外館處申請依親居留簽證,然後持簽證入境台灣向移民署服務站申請外僑居留證。
參考資料:入出國及移民法
Q-508
我是無戶籍國民,但持有外國護照,是否需要先放棄外國國籍才能入籍台灣?
這個要視乎取得無戶籍國民身份的方式,如果是以有戶籍國民在海外所生的子女、無戶籍國民的子女、持有華僑身分證明書的港澳地區華僑取得的無戶籍國民身份,在申請在台居留或定居入籍時,皆無須放棄其原有外國國籍。
但外國人如果是以歸化方式取得無戶籍國民身份,則需先向其母國辦理放棄國籍,方可申請在台居留或定居入籍。
參考資料:國籍法
Q-811
香港人或澳門人移民去台灣可以買樓置業嗎?租屋好還是買樓好?
可以,但 自住樓宇不能計入投資移民項目之內,且條件較苛刻,例如利率較高,貸款成數較低。
而且台灣政府為打壓樓市,2021年7月1日起開始適用 房地合一稅 2.0,在新稅制下外國人購買非自住單位,持有房屋、土地2年以內售出,要依45%稅率課稅,
如果持有房屋、土地超過2年未逾5年出售者,稅率為35%,也就是綁定45%稅率的期間,由原本的1年延長為2年,綁定35%的稅率期間,由原本的2年延長為5年。另台灣租金回報率偏低,只有1%左右,短期租樓可能更划算。
台北市是台灣的首都,不論在各方面都是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全市分為12個行政區,各有不同特色,想住哪一區視乎個人的意願和需要。
北投區 是著名的溫泉區,有山有水,雖離市中心較遠,但環境清優,租金相對便宜,深受不少港人喜愛。
士林區 背靠陽明山國家公園,空氣好,區內的「天母」一帶有多間國際學校和外資百貨公司,很多外籍人士居住。
內湖區、南港區 有科技園和大型展覽館,較多中產人士居住。
大安區 是傳統文教區,區內豪宅林立,多政商名人居住,又有多間著名學府,人文氣息濃厚,醫療資源充裕,生活機能極佳。
信義區 是新興商業區,多新建豪宅,是台北市政府、台北101大樓的所在地。
文山區 在市郊,綠化面積大,有茶園、貓空纜車、台北市立動物園等,社區環境寧靜,空氣比市區好,租金亦較低。
台灣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小規模的地震,因為台灣位處地震帶,在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碰撞的邊緣,但不是每次地震都會發生嚴重的災害,一個世紀內會發生大地震(7級以上)的次數也不多。
概括而言,台灣北部地區(如台北、桃園)近百年鮮有發生災害性地震;台灣東部發生地震的次數較為頻繁,震源較深,災害較少;台灣西部發生地震的次數雖較少,但震源淺,災情往往較嚴重。
Q-814
聽說台灣某些地區的空氣污染嚴重,真的嗎?
台灣的空氣污染源頭可分為境外與境內產生,境外污染主要來自 大陸,常伴隨東北季候風吹到台灣,所以每年的10月至隔年4月是空氣污染季節,
而境內污染源頭主要來自中南部地區,中部地區有 大型火力發電廠 和 煉油廠,
南部地區向來是重工業區,空氣污染尤其嚴重,因此北部地區的空氣品質遠較中南部地區良好。但和香港對比,冬季時中南部以外地方普遍比香港的空氣質素好很多。
台灣樓宇面積以「坪」為計算單位,1坪大約等於35.6平方呎。 公設比 即我們所稱「實用面積」外,所有住戶共同使用的公共空間和設施的面積,一般為20%~40%。 例如一個建築面積20坪的單位,即 20 x 35.6 = 712呎,
如果該單位的公設比是30%,實用面積便是712 x 70%=498呎。因此,公設比愈大,實用面積越小。
Q-821
隨同申請的未成年子女 (20歲以下, 但2023年1月1日將改為18歲) 能否在台灣讀書?
可以,當你的子女取得居留證後,將和台灣本地有戶籍小孩 同等 教育待遇。
Q-822
聽說台灣的中、小學校和教育種類很多元化,能否多作介紹?
是的,例如華德福、自然學校、森林學校、私立學校、國際學校、公立學校等很多元化,各有優點。普遍來說,私立學校著重英文程度,也有提供 IB 課程。公立學校方面,小學提倡愉快學習,持有居留證就可以報讀。
Q-823
我的子女如果選讀台灣的國民中學和普通高中,將來在台灣升大學需要考什麼公開試?
台灣在2002年廢除大學聯考後,改以多元入學方案取代,高中升大學主要分為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和考試入學有三個渠道,前兩者為甄選入學,後者為考試入學。
所有高中生必需先通過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每年一月底二月初舉行,每個學生要考五科(中、英、數、社會、自然),學測的成績可以用來繁星推薦或個人申請各大學科系。
甄選入學以外的學生則可參加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指考每年七月舉行,分三個類組(文法商、理工、醫農),按考試成績及選填志願分發各大學科系。
台灣的 全民健保 是政府強制的醫療保險,不論是否在職人士,雖未入籍,只要領有居留證並連續在台住滿6個月,期間只能出境一次,不超過30天,均需要投保,享受到與當地人相同的醫療福利。
如果有在台灣受聘,則沒有居留滿6個月的限制,受聘首日起,即由雇主申請加入健保。
如果以工作身分申請居留,來台取得居留證後即可前往台灣各大健保署辦理健保,健保自受僱日起加保。
如果持有效居留證且在台沒有公司聘僱的人士,只要在台居留連續滿6個月 (期間最多出境1次且未超過30日) 就可以於台灣各大健保署申請健保。
詳情可參考台灣健保署網站:
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5A3162374D2B70C0&topn=5FE8C9FEAE863B46
Q-826
成為台灣國民後,返回香港工作,全民健保仍然有效嗎?每個月需繳交多少錢?在香港看醫生可以索償健保嗎?
如果預計將離開台灣6個月以上,可以選擇「繼續加保」或「辦理停保」。如選擇「繼續加保」,只要在離台期間持續繳納健保費,就可繼續享受健保的醫療權益。
若在海外發生不可預期的緊急傷病或分娩,應在就醫後6個月內,提供醫療費用收據正本、費用明細、診斷書及護照當次出入境紀錄影本等資料,申請緊急傷病自墊醫療費用核退。
如選擇「辦理停保」,可於離台前向投保單位提出申請,停保期間不用繳交健保費,但也不能享有健保醫療給付。另外,若離開台灣時間超過2年,經戶政機關將其戶籍遷出國外者,自戶籍遷出日起即不具有加保資格。
但要留意,台灣近期開始為防止健保資源被濫用,有立委提案修法,若1年內未在台灣住滿183天,又沒辦法提出收入證明與繳稅紀錄,政府將此類民眾特別獨立出來,未來的健保費可能有所調整。
成為台灣的國民後,除了成年男子要服兵役外,所有國民在設籍滿六個月後都必須參加 全民健康保險,每月須繳交健保費,費用多少按工作收入而定,如果沒有工作,現時自付保費為每月NT$826元。
另外,在台灣工作人士必須參加 勞工保險,由僱主統一向勞保局申請,至於沒有工作人士,年齡25至65歲,都會自動被納入 國民年金保險,每月須繳交保費,現時保費為每月NT$1042,
到年滿65歲時,就可以依規定每月領取年金或一次性提領,以保障本人或其家人的基本經濟生活。
在台灣設籍,凡年齡屆滿19至36歲的男性國民,稱為 役齡男子 (役男),都要服兵役。台灣將在2024年1月1日起,將義務役期由4個月恢復為1年,
在 2005年1月1日 之後出生的役男需服 1年義務役,而199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出生的役男,則維持4個月 軍事訓練,至於1993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的役男,仍需復 1年替代役。
持有效台灣居留證的人士, 因為台灣一般銀行開戶都要求有地緣性 (即本人要住在銀行附近, 或在銀行附近上班), 可在租屋住址或居留證上的連絡地址附近, 尋找合適的銀行開戶,
一般要求資料包括:居留證、護照、印章、住址證明等文件。
台灣的稅制可分為 國稅 和 地方稅 兩大類。
國稅 是屬於中央政府可支用的稅收,共有九種:關稅、所得稅、遺產及贈與稅、貨物稅、證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營業稅、菸酒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
地方稅 是屬於地方政府可支用的稅收,包括直轄市及縣(市)稅,共有八種:地價稅、田賦、土地增值稅、房屋稅、契稅、使用牌照稅、娛樂稅、印花稅。
Q-833
台灣是全球徵稅嗎?我在香港的收入(包括海外出租物業)是否需要在台灣納稅?
台灣原本只就居民在台灣境內的個人收入課稅,但從2010年起改以全球收入作為個人課稅基礎,亦在2019年實施共同申報準則(CRS)。
台灣居民在海外 (例如香港) 的收入在新台幣100萬元以下,無須繳稅。如果海外收入達新台幣100萬元以上,再加上在台灣境內的收入,總收入超過新台幣670萬元,就須申報海外收入並納稅,稅額是總收入減去免稅額670萬再乘以20%。
在取得台灣身份後,只要當年度未曾有一天在台灣居住,海外所得也不用課稅。另外持有居留證在台灣居留期間,如果當年度在台灣居住超過183天也需要申報海外所得。
在台灣買賣股票,在賣出股票時,要繳交一次證券交易稅(賣出成交金額的0.3%)。另外持有股票每年所收取的股息,即股利所得,也要納稅,其課稅方式有兩種,二擇其一;
一是合併計稅,可以將股利所得併入年度綜合所得總額課稅;二是分開計稅,即單一按股利的28%稅率徵稅。
在台灣年滿25歲,未滿65歲且未參加勞、農、公教、軍保國民就會納入國民年金保險,不過國民年金保險是非強制的社會保險,符合納保資格的民眾若不繳納保費,並不會有罰則。然而若都沒有繳費,就沒有有效的保險年資,未來也不能領取給付。
Q-836
移民台灣後是否可以提早提取香港的強積金 (MPF)?
如你打算長期在台灣居留,可以永久性地離開香港為理由,在65歲之前提早提取強積金,但一生只能以此理由申請一次。如果你擁有多於一個強積金戶口,建議先整合為一個戶口。
首先準備積金局的法定聲明表格,以聲明自己已經或將會離開香港,如果人在香港,可以帶去各區民政事務處做宣誓,如果人在台灣,可以找民間公證人做宣誓,
之後再填好所屬強積金公司 (即強積金計劃受託人) 申索強積金的表格,準備好前述所需文件,再連同香港身份證副本及台灣居留證副本或正本,交回所屬強積金公司,大約一個月後就會收到退款。
(部份強積金公司可能要求你提供台灣護照的影本才能辦理, 因此請聯絡所屬強積金公司了解詳情)
參考資料:香港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
Q-881
甚麼是戶籍制度?移民到台灣設籍在哪裡較好?
戶籍制度 簡單來說,是台灣政府用來管理人口的制度,戶籍地按行政區劃分,負責戶籍登記及管理的機關稱為戶政事務所。
你的權利和義務例如選舉、醫療、教育,也會因設籍地點不同而有分別。移民台灣後可自由設籍,自由居住,設籍在哪裡是視乎你的個人需要、置業或租屋地址。
持有效台灣居留證的人士, 可帶備外國駕照正本, 以及經駐外館驗證之外國駕照驗證本, 到台灣各地
監理站 申請換領台灣駕照。應備文件及詳情可參考台灣交通部公路總局網站:
https://www.thb.gov.tw/page?node=46aa50e8-9516-4dc2-a6c7-6c6962e5e227
Q-883
台灣北、中、南交通有甚麼差異?對於新移民的朋友有什麼要注意?
因為台灣北部 (台北市、新北市)、中部 (台中市) 及南部 (台南市、高雄市) 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建設發展的關係,造就台灣北部、中部及南部通勤族平日移動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不盡相同。
以北部來說,大眾運輸建設是最發達的地區,在北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網絡以捷運和公共汽車所構成,幾乎北部重要市政單位及景區,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都可以抵達。
但到了中、南部通勤族平日的移動交通工具,就會是以私人的機車或汽車為主,最主要原因是中、南部通勤族活動範圍較分散,再來,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建設沒有北部完整。
因此對於新移民的朋友,選擇北部居住,就比較不需要考慮擁有私人機車或汽車,但如果選擇中、南部居住的新移民朋友,擁有私人機車或汽車作為日常的移動,相對會較為方便喔!
只是根據交通部統計,2021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前5名為高雄333人、台南295人、台中283人、桃園269人、新北266人,台北市則為162人;
在機車事故部分,2021年機車事故死亡人數名列第一的仍為高雄239人、其餘以台南193人、台中173人、桃園167人、新北153人,台北市則為57人,
由此數據可看出,台北市因為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的人口相對較其他地區多,因此因交通意外造成死亡的人數相對其他地區低。
最後一點需要留意的,台灣開車是左駕,如果來自香港的新移民朋友,因為香港是右駕,所以開車上路可能需要一點時間適應了。
參考資料:道安資訊查詢網
台灣司法院大法官在2017年5月24日作出裁決,宣布現行法例未保障 同性婚姻 自由及平等權已屬違憲,
要求行政和立法機關要在兩年內(2019年5月24日前)修例或立專法, 容許同志登記註冊 後,享有與一夫一妻相同的地位,包括社會福利、撫養權及繼承權等,成為亞洲首個以法律保障同性婚姻的地區。
2019年2月21日,台灣行政院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同婚專法)草案,規定年滿18歲的同性伴侶可 成立同性婚姻關係,擁有財產繼承權、醫療權、收養有血緣的子女,同時須遵守單一配偶的義務。
專法在同年5月17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5月22日總統公布,自5月24日起正式實施,台灣同志伴侶可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 台灣內政部在2023年1月19日發函給戶政司,擴大跨國同性婚姻範圍,未來除了 兩岸同性伴侶(即大陸居民),其餘 跨國伴侶(即外國人、包括港澳居民)
都適用《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8條規定,可以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Q-901
我是港澳居民/外國人,我的同性伴侶是台灣人,可以申請依親移民台灣嗎?
可以,港澳居民/外國人 與 在台灣設有戶籍的台灣人,可以向台灣的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或在承認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或地區登記結婚,之後在戶政機關完成登記後,該同性伴侶就可以申請依親居留台灣,
但目前需境外面談的 19個 國家暫未開放,仍須等待當局制定配套措施。
Q-902
我是大陸人,我的同性伴侶是台灣人,可以申請依親移民台灣嗎?
Q-903
我和我的同性伴侶都是港澳居民/外國人,可以到台灣登記結婚嗎?
台灣的跨國同性婚姻雙方僅限 港澳居民/外國人 與 在台灣設有戶籍的台灣人 辦理結婚登記,如同性婚姻雙方皆是港澳居民/外國人則無法在台登記結婚。
Q-904
我和我的同性伴侶都是港澳居民,怎樣申請移民台灣?
由於同性伴侶雙方皆是港澳居民,必須等其中一方先以一般移民台灣的方式,例如以600萬台幣投資移民、專業人士移民、依親移民、留台畢業生移民等方式(詳情請參考Q-101至Q-155),
在取得台灣身分證成為有戶籍的台灣人後,即可與其港澳籍同性伴侶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再申請其港澳籍配偶依親居留台灣。
H-101
誰可透過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 ( 簡稱「高才通計劃」) 申請簽證 / 進入許可到港工作?
如欲透過「高才通計劃」申請簽證 / 進入許可到港工作,申請人須符合以下其中一項申請類別的資格:
A 類申請
在緊接申請前一年,全年收入達港幣250 萬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幣)的人士。全年收入是指應課稅的就業或業務收入,包括薪金、津貼、股票期權及從其擁有的公司所得的利潤。由個人投資所產生的收入不會計算在內。
B 類申請
獲全球百強大學頒授學士學位、並在緊接申請前五年內累積至少三年工作經驗的人士。
C 類申請
在緊接申請前五年內,獲全球百強大學頒授學士學位、但工作經驗少於三年的人士;這類申請受年度配額限制,且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此外,C 類申請並不適用於在香港修讀全日制經本地評審課程而獲得學士學位的非本地學生。
H-102
「高才通計劃」對「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的學歷有什麼要求?
申請人從「全球百強大學」所獲取的學歷水平必須等同於香港認可的學士學位標準,名譽學士學位將不予接受。
H-103
獲得「全球百強大學」頒授碩士或博士學位,而非學士學位,是否符合「高才通計劃」B 類或 C 類申請資格?
不符合。如欲提出「高才通計劃」B 類或 C 類申請,申請人須獲「全球百強大學」頒授學士學位。
H-104
「高才通計劃」B 類申請有關「三年工作經驗」的條件,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嗎?
有關的工作經驗必須是畢業後累積的全職或自僱工作經驗。
H-105
「高才通計劃」C 類申請有關「五年內畢業」的條件,「五年內」是如何計算?
香港入境處會按申請人的「畢業年份」計算。例如2018年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並獲得學士學位的人士,需於2023年12月31日或以前提交 C 類申請。
H-106
「全球百強大學綜合名單」是根據什麼準則而制定?
「全球百強大學綜合名單」是勞工及福利局根據以下四個指定的世界大學排行榜在過去五年所列的百強大學 / 院校而制定,可查看最新的綜合名單。
1.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2. QS世界大學排名
3.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全球最佳大學排名
4.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H-107
我的學士學位課程是由兩所大學合辦,我是否符合「高才通計劃」B 類或 C 類申請的學歷資格?
就合辦課程而言,只要申請人的畢業證書上所有相關的頒授院校/大學均為「全球百強大學」,並且符合「高才通計劃」有關類別的其他申請資格,便可提出申請。
H-108
我獲准以「高才通計劃」來港,我的受養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是否可以在港工作?
按現行政策,如上述人士獲准以受養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身份來港居留,可以在香港就業或就讀而不會受到限制。
H-109
根據「高才通計劃」獲准來港的人士,如其後沒有申請延長逗留期限,例如離開香港往外地發展,之後該人士可否再次申請「高才通計劃」?
不可以。成功申請「高才通計劃」的人士會獲准「初次逗留期限」24個月,期內只受逗留期限而不受其他逗留條件限制。為防止濫用,「高才通計劃」申請人只能獲批一次此類「初次逗留安排」。
根據「高才通計劃」獲准來港的人士日後如離開香港,而其逗留期限亦已屆滿,則他 / 她只可透過「高才通計劃」以外的其他入境政策或計劃申請回港工作或居留等。
H-110
如果我申請延期逗留時正失業,我會否獲批准延期留港?
在提出延長逗留期限申請時,申請人必須已獲得聘用,而受聘從事的工作須通常是由學位持有人、或由具備良好的專業 / 技術資格、經證明的專業能力及 / 或備有文件證明的有關經驗和成就的人士擔任,以及該職位的薪酬福利條件須達到市場水平。
申請人如已在香港特區開辦或參與任何業務,則須出示其業務的證明文件。申請人如未能證明會繼續在港就業或已開辦或參與任何業務,其延期逗留申請可被拒絕。
H-111
我及我的隨行受養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有意根據「高才通計劃」申請來港,我們需要分開遞交網上申請嗎?
不需要。如你擬提出「高才通計劃」申請,你可透過網上申請服務為你自己及隨行受養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一併遞交申請。在同一次網上申請中,申請人最多可為8名隨行受養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一併遞交申請。
H-112
假如我已透過「高才通計劃」獲准來港,我還可以申請我的受養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來港嗎?
H-113
我獲准以「高才通計劃」來港,我的受養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是否可以在港工作?
按現行政策,如上述人士獲准以受養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身份來港居留,可以在香港就業或就讀而不會受到限制。
一般首次入境可獲准在港逗留 2年,屆滿再續 3年,可再續 3年在港逗留。
「優才計劃」旨在吸引優秀人才到港定居,籍以提升香港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申請人無須在來港定居前先獲得本地僱主聘任,但必須首先符合基本資格的要求,方可根據計劃所設兩套計分制度中的一套獲取分數。
1. 年齡須18歲以上
2. 本科或以上畢業,具備由認可大學或高等教育學院頒授的大學學位
3. 至少兩年工作經驗
4. 個人資產足以負擔本人及受養人抵港後首12個月生活及住宿
申請人可以創業也可以接受雇傭,無須在來港定居前先獲得本地雇主聘任。
入境事務處要求香港學術和資格委員會評估該資格是否達到香港學士學位水平。
1、 證明漢語及/或英語語文能力的證明文件可包括以下兩類文件其中一類:
認可語文評核試的成績:漢語方面,申請人必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審定的「普通話水平測試」考取不低於「及格」成績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主辦的「中國漢語水平考試」中獲取不低於第三級的成績。
英語方面,申請人必須在國際英語語言測試系統(IELTS)的學術類或培訓類考試考取整體評分不低於6.0的成績。
另一認可英語評核試為「托福試」(TOEFL); 筆試成績的最低要求是550分,電腦考試的最低要求是213分,網上考試成績的最低要求是80分。
申請人須提文考試成績單,而考試日期須為遞交申請前兩年之內。
附以依據作為證明的書面陳述:
申請人須提交一份書面陳述,詳述其接受漢語及/或英語培訓及應用漢語及/或英語的情況。
申請人須就書面陳述的一切聲明提供適當的證明,例如由大學開具的成績單或說明教學語言為漢語或英語的信函,或能令入境處信納其漢語及/或英語能力的任何其他文件。
2、 有關外國語言的語文能力證明文件:
在一般情況下,如申請人能夠提供文件,證明其外國語言能力符合入讀一個由認可大學開辦、並以該種外國語言為教學語言的本科課程的要求,便可被視為能夠流利應用該種外國語言。
證明外國語言能力的證明文件包括一份申請人的書面陳述,詳述其接受該種外國語言的培訓及應用情況。
申請人須就書面陳述的一切聲明提供適當的證明,例如一份語文評核試成績單,或能令入境處信納其具有該種外國語言能力的任何其他文件。
H-206
按申請人的家庭背景有甚麼條件可獲取分數?
至少一名直系家庭成員 (已婚配偶、父母、兄弟姊妹、子女) 是現居於香港的永久性居民
隨行已婚配偶的學歷相當於大學學位或以上的水平
每名隨行的18歲以下未婚的子女
H-207
政府推出人才清單以更有效及聚焦吸引高質素人才,配合香港經濟高增值及多元化發展,入境處將如何配合?
人才清單可向世界各地人才凸顯香港進一步發展經濟最需要的具體專業範疇,有助吸引他們來港發展。
人才清單相關專業的人才,可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申請來港定居。符合人才清單相關專業的資格要求並能提供有關證明文件的申請人可在「綜合計分制」下額外獲取30分,而最低及格分數則維持在80分不變。
H-208
如何界定申請人是否符合人才清單內相關專業的資格要求?
在進行此項評核時,我們會參考人才清單相關專業的資格要求。符合要求並能提供有關證明文件的申請者,經審批後可在「綜合計分制」下額外獲得30分。
入境處亦可能就個別申請是否符合人才清單內相關專業的資格要求,諮詢相關政府機關/專業團體的意見。
H-209
調整計分制度後,最低及格分數會否有改變?
調整計分制度後,「綜合計分制」的最高得分會由 225分增至 245分。最低及格分數會維持在現時的 80分。
H-210
現在每年「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配額為多少?
行政長官在2021年發表的《施政報告》宣佈將「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度配額增至 4000名。在 2022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宣佈,自 2023年 1月 1日起,「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度配額將會取消,為期兩年,以吸引更多世界級優才來港。
政府會密切留意社會環境及人力市場需求的變化,檢視計劃的每年名額。
H-211
人才清單更新後,已遞交申請的申請人可否改選以更新後的人才清單審批?
人才清單已於 2021年 10月更新。所有在 2021年 10月 6日或之後接收的申請將會根據更新的人才清單作出評估。
不是,香港身分證分兩種,一種是香港居民身分證,另一種是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優才批下來,是取得香港居民身分證,7年後證明申請人以香港為常住地,方可轉為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
一般首次入境可獲准在港逗留3年,屆滿再續3年,可再續2年在港逗留。
H-301
根據「輸入内地人才計劃」在港工作是否有規定一年内最少的留港日數?
「輸入内地人才計劃」並無規定受聘人一年内的最少留港日數。唯受聘人應主要是在香港特區而非在外地或内地 (大陸) 從事有關的工作。
入境事務處在收到所有所需文件後,一般需時四星期處理根據「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來港就業的進入許可的申請。
一般首次入境可獲准在港逗留 3年,屆滿再續 3年,可再續 2年在港逗留。
H-304
我是大陸民營企業家,在香港成立了公司,需要來港參與公司的業務及日常運作,我是否可以根據「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提出申請來港工作?
如果你符合「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審批資格,你可以透過「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提出申請,以便來港參與公司的運作。入境事務處會按照該計劃的審批資格,處理你的來港工作申請。
雖然你是有關公司的擁有人,但你仍須符合計劃的審批資格才能來港工作。
H-305
如聘用公司已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或創業板上市無須遞交甚麼申請文件?
申請時無須遞交以下文件:
商業登記證
公司經狀況的證明文件
業務計劃(例如:業務活動、運仍模式及資金來源)
公司僱員名單
H-306
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是否需要提交工作證明?
如申請人持有與工作範疇相關的碩士或博士學位,無須遞交本地招聘工作的證明及工作經驗證明。
H-307
如欲來港就讀、從事雇傭工作、受訓、投資或定居,是否需要入境簽證呢?
一般來說,除了擁有香港居留權或香港入境權的人士外,任何人士,如欲來港就讀、從事雇傭工作、受訓、投資或定居,均須在來港前領取簽證。
一般首次入境可獲准在港逗留 2年,屆滿再續 3年,可再續 3年在港逗留。
「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旨在透過快速處理安排,為合資格公司輸入海外和大陸科技人才來港從事研發工作。合資格公司須先申請配額,獲發配額的公司可相應地於24個月的配額有效期內為合資格科技人才申請工作簽證/進入許可。
H-310
公司合資格透過「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申請配額?
需符合以下條件的公司,可透過「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申請配額:
在香港擁有實質業務和持有有效的商業登記證;以及
從事先進通訊技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網絡安全、數據分析、數碼娛樂、金融科技、綠色科技、集成電路設計、物聯網、材料科學、微電子、量子技術或機械人技術範疇的研發工作。
一般首次入境可獲准在港逗留 3年,屆滿再續 3年,可再續 2年在港逗留。
年齡介乎18至40歲
在海外出生 (即在中國內地、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及台灣以外地方)
其父或母至少一方在申請人提出申請時持有有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及在申請人出生時是已定居海外的中國籍人士
具有良好教育背景,通常指持有學士學位,但在特殊情況下,具備良好的技術資格、經證明的專業能力及 / 或備有文件證明的有關經驗和成就,亦可予接受
具備良好中文或英文的書寫及口語能力 (中文口語指普通話或粵語)
具充足經濟能力,可應付申請人 (倘有受養人,即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亦包括在內) 的日常生活和住宿開支所需,而無須依靠公帑
H-313
「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留港有沒有規定?
一般首次入境可獲准在港逗留 2年,屆滿再續 2年,可再續 3年在港逗留。
香港的教育制度包括幼稚園教育、6年小學及 6年中學教育。12年中小學免費教育主要由公營學校提供。香港還有直接資助計劃 (直資) 學校、私立學校以及國際學校。
年齡5歲8個月至11歲,申請入讀小學
年齡20歲以下,申請入讀中學
香港的幼稚園教育雖非強制性,然而在 2021/22學年,本地 3至 5 歲兒童幾乎全部就讀幼稚園。幼稚園是私人營運,然而參與幼稚園教育計劃的本地非牟利幼稚園均可獲政府的足夠資助,為兒童提供半日制優質幼稚園教育服務。
6年小學及 6年中學的免費教育,以公營學校提供為主,包括由政府直接營辦的官立學校,以及由政府全額資助的資助學校及按名額津貼學校。這些學校大多由宗教團體、慈善團體或宗親會營辦,並由其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管理。
此外,本港還有直資學校(它們在收取學費方面享有較大彈性,並可按學生人數獲政府資助),以及自負盈虧的私立學校,為家長提供更多選擇。
香港政府致力支持國際學校體系蓬勃發展,主要是滿足在香港居住的非本地家庭以及因工作或投資而來港的家庭對國際學校學額的需求。在 2021/22學年,香港有 54所國際學校,一般以自負盈虧的模式運作,開辦各項非本地課程。
H-506
如新來港兒童無法適應在港學校生活怎麼辦?
為幫助新到香港港兒童更容易融入當地社區及克服學習困難,香港教育局為他們提供一系列支援服務,包括為期 6個月的全日制啟動課程及 60小時的適應課程,以及為取錄新來港兒童的公營學校及直資學校,提供校本支援計劃津貼,用以開辦校本支援課程。
這些服務的對象為大陸新到香港兒童、非華語兒童 / 回流兒童。此外,教育局並會提供入學安排服務及升學資料給有需要人士。
家長需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為其子女申請入讀官立及資助小學。家長可為子女申請小一入學統一派位,他們將會獲發一個涉及相鄰地區學校的「統一派位選校名單」以供選擇,或透過「自行分配學位」向任何一所官立或資助小學遞交申請表而不受學校網限制。
家長需透過「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為其子女提交入讀官立及資助中學的申請,學位主要是以學生的小學成績分配。新到香港人士可直接聯絡教育局學位分配組為其子女申請中一資助學位。
國際學校是全年收生,然而它們可能有較長的輪候名單。國際學校分為不同校區,學校按學生的住宅地址取錄該區學生。
H-510
據受養人 (未成年子女) 政策到香港的受養人 (未成年子女) 在地學校求學會否受限制?
所有受養人 (未成年子女) 在香港求學,均事先取得入境事務處處長手批准。
如果你已經被一個在香港的僱主錄取,你可以嘗試聯絡你的未來僱主的人力資源部,他們可能可以就你的居所提供一些意見。另一方面,你可能希望利用多一些時間去感受香港這個城市和了解不同地區,才去敲定自己將來希望居住的地方。
你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供短期租賃的酒店和賓館的資料,但須注意租住持牌酒店 / 賓館比較穩妥,你可在民政事務總署網頁根據地區搜尋相關資訊。
如果你與你的家人同來,或希望有一個較大的生活空間及家的感覺,你亦可考慮租用服務式住宅。服務式住宅一般都附有生活所需設施(包括設備齊全的廚房)並提供定時清潔服務。
如果你想租住較長時間,服務式住宅通常是比較划算的選擇。由於具素質的酒店及服務式住宅比較容易爆滿,我們建議你在來港前預留足夠時間作預訂安排。
H-602
我持有國內 (大陸) 駕駛執照可否在香港駕駛及申請香港駕駛執照?
國內(大陸)駕駛執照持有人可以在香港駕駛。
持有國內(大陸)駕駛執照的人士欲在香港駕駛,可採用以下其中一種方法:
申請免試簽發正式駕駛執照
申領臨時駕駛執照
如屬訪港旅客 (即抵達香港的人,但不包括到港居住超過12個月的人),可憑所持有有效的海外駕駛執照或國際駕駛許可證駕駛
申請免試簽發正式駕駛執照申請資格:
持有效駕駛執照,初領國內駕駛執照人士,需1年後才可申請香港駕駛執照
有關駕駛執照必須:
仍然有效或有效期屆滿不超過3年
是在簽發國家或地方成功完成有關的駕駛考試獲得的
※ 申請的車輛類別必須為該駕駛執照簽發國家或地方授權你的駕駛的類別
符合以下其中一項規定:
該執照最初是你在簽發國家或地方居住不少過6個月的期間內的任何一日簽發 (證明文件包括有關護照以顯示出入境記錄或官方簽發的出入境證明,以及在當地學校的成績表,或受聘公司發給的聘用期間證明文件等)
在緊接申請前已持有內地的執照不少於5年
持有該執照簽發國家或地方的護照或同等的旅行證件
申領臨時駕駛執照申請資格:
持有效駕駛執照
在抵港日期起計3個月內申請參加駕駛考試
符合以下其中一項規定:
該執照最初是申請人在簽發國家或地方居住不少過6個月的期間內的任何一日簽發
在緊接申請前已持有國內的執照不少於5年
持有該執照簽發國家或地方的護照或同等的旅行證件
臨時駕駛執照只適用於私家車及輕型貨車。如其後臨時駕駛執照持有人在駕駛考試任何一部分不及格,該臨時駕駛執照即被取消,有關人士不能再申請另一臨時駕駛執照
H-603
請介紹一下香港的醫療制度。我是否需要在移居香港前購買醫療保險?
香港有一個包括公營及私營醫療體系的世界級醫療系統,為廣大市民提供全面及高效的醫療服務。
香港的公營醫療系統包括由醫院管理局及衛生署營運的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以及普通科和專科門診,為持有香港身分證的市民(以及11歲以下的香港居民)提供獲高補貼及非常相宜的優質醫療服務。
香港亦有一個健全的私營醫療體系,由本地及在世界各地培訓的醫生組成。除了12所私營醫院外,尚有很多間普通科及專科醫生診所及 中醫診所提供服務。你亦可到政府的基層醫療指南搜尋更多基層醫療醫生的資料。
跟世界很多地方一樣,市民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極之殷切,非緊急服務或病情較穩定的個案所需的輪候時間可以頗長。購買醫療保險可以讓你在選擇醫療服務方面有更大彈性。
在香港,有很多保險公司提供不同的醫療保險計劃供你選擇。本地醫療保險計劃由於只涵蓋在香港產生的醫療費用,保費比較相宜。另一方面,你亦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考慮購買國際醫療保險計劃,讓自己可以在世界不同地方都可以獲得保障,然而亦無可避免地需付較高的保費
H-604
我在移居香港前是否需要為我的銀行戶口作任何準備?
在移居香港前,你可以考慮向你的銀行查詢它在香港是否有業務。如你的銀行有環球網絡,他們可能可以協助你在香港開納一個本地銀行戶口而另一方面保留你在原居地的銀行戶口。
你亦可考慮開納一個離岸銀行戶口 (海外銀行戶口),讓你不論身在世界何地,仍然能夠將你的存款存放在同一間銀行的一個集中地點。
香港公司每年只須繳付利得稅,法團首 200萬港元的稅率為 8.25%,其後利潤按 16.5%徵稅;獨資或合夥業務的非法團業務,兩級利得稅稅率分別為 7.5%和 15%。如公司沒有盈利,則無須繳交利得稅。
沒有特別規定,通常習慣以每年的 3月 31日或 12月 31日作為計稅基期。香港公司第一年計稅基期最長為18個月。
香港居民只須就源自香港的收入 / 利潤繳税,而源自香港以外的收入 / 利潤則一般無須在香港課税。因此,一般而言,香港居民沒有雙重課税的問題。
許多税務管轄區雖然會對其居民作全球徵税,但如該些税務管轄區的居民在香港經營業務,並已就其從香港賺取的收入 / 利潤而在香港繳納税款,該些税務管轄區亦會向其居民提供單方面的税收抵免。
儘管如此,政府認為與香港的貿易夥伴簽訂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税協定 / 安排有其可取之處,一方面有助投資者更準確地評估其經濟活動產生的税務負擔,另一方面亦提供額外誘因,吸引海外公司在香港投資。
H-609
夫婦兩人育有子女兩名,可否分別申請一名子女的免稅額?
必須由夫婦其中一人申請所有子女的免稅額。一般來說,賺取較高入息的一方申請子女免稅額會較為有利。不過,如果其中一方是以標準稅率評稅,則由另一方申請子女免稅額會較為有利。
H-610
甚麽是強制性公積金制度?我作為僱員在該制度下有甚麽權利和義務?
強制性公積金制度(強積金)自2000年12月成立,目的是為在香港的就業人士的退休生活做儲蓄。
僱主將安排受僱60日或以上的全職及兼職僱員,在受僱首60日內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
僱員及僱主雙方須分別向強積金帳戶作出僱員有關入息的5%的供款,供款金額受最低及最高有關入息水平的限制。強積金強制性供款一經受託人存入僱員的帳戶,即全數及立刻歸屬於僱員。
強制性供款的投資回報,亦會全數及即時歸屬於該僱員。僱員對強積金計劃所作的強制性供款亦可在薪俸税作為開支獲得扣除,惟不可超過載於《稅務條例》的最高限額。
H-611
在未成為香港永久居民的7年內可以享受香港的所有福利嗎?
不可以,必須滿 7年,但可享受有關醫療、教育及稅務福利。
H-612
辦理移居香港後原大陸戶籍是否會被取消?
在未成為香港永久居民的 7年內原有大陸戶籍不會被取消,且仍保留原有戶籍。7年後正式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如要去大陸就必須要申請「回鄉證」,而申請該證時才要注銷大陸戶籍。
H-613
如我希望帶同我的寵物移居香港,有甚麽檢疫及文件要求?
在你移居香港前,你必須獲得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就進口你的寵物到香港所簽發的特別許可證。視乎動物的來源地及所需的健康及防疫注射證明是否齊備,你的寵物不一定需要接受為期四個月的檢疫。
詳情可參閱漁護署網頁。你亦可直接聯絡漁護署查詢。
H-614
是否有一些貓 / 狗的品種不能帶進香港?
未足5個月大或懷孕多於4星期的貓、狗;比特鬥牛㹴(或稱為美國斯塔福郡㹴)、日本土佐犬、阿根廷杜告狗及巴西非拉狗(以及該四個品種的任何混種狗隻);以及並非混有五代或五代以上的家貓血統的孟加拉貓不得進口本港。
請瀏覽漁護署網頁以獲取進一步細節以及最新資訊。